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> 南屏別院佛光人齊耕耘心田 亙勉四季常栽智慧花

全球宗教

字級

南屏別院佛光人齊耕耘心田 亙勉四季常栽智慧花

【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】 2021-01-28
為了讓佛光會員及幹部更精勤於耕耘心田,佛光山南屏別院於1月23日舉辦講習,由督導長蘇瓊淑擔任主持人,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吳欽杉,為280位新舊會員講說「花開四季.耕耘心田」的內容要義。

吳欽杉說明「花開四季.耕耘心田」是星雲大師的辛丑年春聯墨寶,大師祝福大家:「精進勤於耕耘心田;四季常栽智慧之花」。「花開四季」是我們所期待的果;「耕耘心田」是我們所修習的因;如何開發心地、種植心田?可以用閱讀經論、持守淨戒、思惟、觀照、反省、靜心、念佛、禪定、參究、懺悔、發願等方法;唯有發心立願,才能耕耘我們內在的心地,要用增上的願力來開發心田、要用出離的願力來耕耘心田、要用菩提的願力來耕耘心田。

此外,自我執著、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、只求自己的利益,這三項一定要遠離,我們要發心待人慈悲、精進修行、改變氣質、減少煩惱。願意耕耘心田的人,才能找回自性、邁向佛道,而成為佛光會員,承擔義工、護持三寶、奉行三好、非佛不作、唯法所依,就是在耕耘心田。將佛法應用到生活上,對一切人事物起恭敬心,就能得到法喜安樂。

在疫情期間如何耕耘心田?吳欽杉認為除了依照政府的防疫措施,還要保持生活規律,不要過度緊張焦慮,並且存善念、多行善、多讀經、多拜佛等,但閱讀經論,不是用學術分析方式探討義理,而是要破除迷思,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。

講習會還安排「信仰與傳承」主題論壇,主持人為郭明群理事,與談人有:王水枝督導、鄭燕青督導、林惠貞督導。郭明群在人間佛教得到自信與肯定,發心要將信仰傳承;王水枝分享學佛前後的改變,因信仰而學得慈悲、減少物欲、增加智慧;林惠貞在信仰的明燈照耀下,邁過了一道道從前過不去的坎,領會「施比受更有福」;鄭燕青以「尊重包容」的心態來看待其他宗教,承擔義工來修持「六度」,用佛光山的梵唄對子女潛移默化,傳承信仰。

講習會安排有《佛光人輕鬆談》講座,主持人為張培明區副會長,與談人有:徐梅芳會長、李壽芳督導、楊麗滿督導。張培明勉勵大家從行佛中自覺覺他,共同建設人間淨土;楊麗滿分享如何將「三好、四給」的理念帶給家人,落實「三好」家庭;李壽芳鼓勵大家養成主動積極態度,親自來參與道場的各項活動;徐梅芳以大師〈怎樣做個佛光人〉與大眾共勉:「做共生的地球人、做同體的慈悲人、做明理的智慧人、做有力的忍耐人、做布施的結緣人、做歡喜的快樂人、做融合的佛光人、做清淨的修道人。」

南屏別院監院妙愚法師,帶領大眾祈願祝禱,並提醒大家信仰的重要,在佛法上提起信心,瞋心起時就會後退一步;又說明佛教教育跟一般社會教育不同,在社會接受教育是為了一技之長,以便將來謀生之用,而佛教的教育卻包含了慈心悲願,為了自利利他而責任重大。大師指導大眾要具備四不壞信︰「一、對三寶有信心;二、對常住要忠心;三、對眾生有慈心;四、對持戒要肯定。」在疫情期間,外在要防護,內心也需要防護。大家一起「勤奮耕耘心中田,四季常栽智慧花。」
12345678910第1 / 252頁
追蹤我們